找到相关内容196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随喜福德

    久已灭度,无复遗余;菩萨或无宿命智,或有而不能及,但以如所闻忆想分别,故不如所念。二者、诸佛及功德,出三界,出三世,断戏论语言道,如涅槃毕竟清净。随喜者,分别诸佛及诸弟子善根功德,是回向心及无上道非实,故言:“不也!”  须菩提又难言:“若无是事,是菩萨忆想分别,应堕颠倒。若是事毕竟清净,忆想亦如是,诸过去佛功德亦如是,无分别无异,云何得随喜?”是暑说义,广则如经说,所谓须菩提问弥勒佛:若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0466322.html
  • 说菩萨摩诃萨摩诃衍——“大智度论”集粹之四十二

    、有为、无为、毕竟、无始、散、性、自、诸法、不可得空、无法、有法、无法有法。”  须萨提白佛言:“何等为内?何等为外?……。”  佛言:“内法名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眼、...?性自尔,是名性。  自名色、坏,受、受相,想、取,行、作,识、识相,如是等有为、无为法,各各自,非常非灭故,何以故?性自尔,是名自。  诸法名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0468024.html
  • 慈诚罗珠浅释藏文版心经(7)

    ,是诸法), 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 这一段藏汉文的版本差不多,只有第一句稍有不同,在藏文版的这段话当中,讲了八种甚深道——、不生、不灭、不垢、不净、不增、不减,而汉文版当中只有七种。 观世音菩萨继续说道:“舍利子,是诸法)”,舍利子,因为前面所讲的种种原因,所以诸法是性的,也是性的。 “”指什么呢?就是我们刚才所...

    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

    |心经|藏文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0312684188.html
  • 菩萨摩诃萨欲习相应当学般若波罗蜜

    ,云何不?如是等种种因缘,处处说,当知一切法。  习者,随般若波罗蜜修习行观,不息不休,是名为习。譬如弟子随顺师教,不违师意,是名相应。如般若波罗蜜,菩萨亦随是以智慧观,能得能成就,不增不减...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习应七:所谓性、自、诸法、不可得空、无法、有法、无法有法,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。”佛法中,广说为十八,暑说则七。如广说助道法,则有三十七品,晷说则七觉分。复次,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3067259.html
  • 十八义解释

    1)内、(2)外、(3)内外、(4)空空、(5)大、(6)第一义、(7)有为、(8)无为、(9)毕竟、(10)无始、(11)散、(12)性、(13)自、(14)诸法(一切法...诸法实相,能生十八种,是名异。一者,十八是空无所有,般若波罗蜜亦空无所有,十八是舍离相,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中亦舍离相。是十八不著相,般若波罗蜜亦不著相,以是故学般若波罗蜜则是学十八。不异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167784.html
  • 所谓无相

    无相、无相颂、有无相对等。  那么,佛教中所讲的无相具有怎样的含义呢?让我们首先对此进行考察。  无相是大乘佛教常用的一个概念,与“有”相对。在大乘般若类经典中,无相是“”的异名,认为既然一切事物...》卷说:  则是无相、无作、无生灭相、无行之,常不生,如性相、寂灭相等。卷十八说:  观一切法不合、不散、无色、无形、无对、无示、无说,一,所谓无相。另外,《摩诃般若经》卷十四《佛母品》根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1639374.html
  • 律宗创始人道宣

    则准化教;外用施为,必获身口,便依行教。”  再之,道宣还用自己所创心识戒体学说,在《地事钞》中把佛的教法,判为性教(小乘行)、教(小菩萨行)、唯识教(大菩萨行)三种:“一者诸法性无我,此理照心,名为小乘。二者诸法本相是,唯情妄见,此理照用,属小菩萨。三者诸法外尘本无,实唯有识,此理深妙,惟意缘知,是大菩萨佛果证行。”  由于当时奉《四分律》的不只南山一宗,又由于理解和认识不同,所以其时...

    道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445903.html
  • 大般若经中“一百零八句法”简介

    有为、无为、毕竟、无际、无散、本性、一切法、自、不可得空、无性、自性、无性自性。  三十七菩提分中:  (一)四念住:身念住、受念住、心念住、法念住。  (二)四正断:未生不善...缘起。2.属清净品之五十五法:为六波罗密多、十八、三十七菩提分法合为七句、奢摩他品有六句(四圣谛、四静虑、四无量、四无色等至、八解脱、九次第定各为一句)、毗钵舍那道三解脱门为一句、殊胜功德道有三句(...

    法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4258221.html
  • 释三观

    简言之,不执观、不执假观,以假圆融之大悲菩萨行,为中道观。  二。据“维摩经文疏”卷二一就别、圆二教,以简别三观之,举出别、通相、一心等为三种三观,即:  1。别三观:即历别观于三谛。若从假...立假差别,故为建立假。别教之特质,即为观无量四谛而建立恒沙之佛法,以出假利生。  另立圆教之假观与别教之假观不同之处,即别教将、中二观别立,互不即,且独立假观为对境,唯断尘沙惑;而圆教则视、中二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5460949.html
  • 律宗讲要

    ,就戒体是心法,就是戒体是和受戒同时熏习阿赖耶识的种子。道宣本此,把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,判作化制二教,也叫作化行二教,更把化教分作性教、教、唯识圆教三教;把制教分作实法宗、假名宗、圆教宗三宗。...其中兼摄佛一代的戒法,一性教,是说建立诸法性无我的教法,这里面含摄一切小乘,指四阿含等经,僧祇四分等律,俱舍成实等论。二教,是说建立诸法本相是唯情妄见的教法,这里面含摄一切大乘深教,指诸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1862895.html